1. 尊龙凯时


        1. 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展示 > 国家农业园 > 示范基地

          园区展示PARK SHOW

          红安县花生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15-05-07 浏览 :8719 发布人:管理员字体:

          花生是红安种植业中最具优势、最富有地方特色的比较效益最高的大宗农作物 ,红安是湖北省花生产业大县,同时也是全国花生集中程度最高的县份,素以“花生之乡”而享誉全国 。1986年,红安被列为全国首批花生基地县,分别被列为全省优势农产品花生板块和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红安县花生示范基地 。全县常年花生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占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总产7000万公斤左右  ,“十一五”期间原产品产值3.5亿元左右,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的25%左右。红安花生产业受到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全县把推进花生产业化、建设花生强县作为红安农业的战略目标 ,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红安花生产业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花生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为了更进一步夯实花生产业基础 ,全面推进红安花生产业升级,充分发挥红安花生示范基地建设在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以及在全省花生产业的龙头拉动示范效应,特制订本规划 。

          一、发展现状

          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红安县花生示范基地是在省科技厅、省高农集团的亲切关怀下建立的,自2005年投入建设以来,一直受到省科技厅 、省高农集团、中国油料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县委、县政府亦高度重视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红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遵照省科技厅、湖北武汉国家科技园区管理办公室的指示精神,认真执行《湖北武汉国家科技园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紧紧围绕红安花生示范基地建设的中心主题 ,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 ,以先进的适用技术为支撑 ,以辐射农村,带动农民致富为目的的指导思想 ,因势利导,积极培植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红安实际出发 ,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基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功能和作用已凸现,发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一)“十一五”目标完成情况

          1、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是核心示范区熊家畈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5年熊家畈核心区建设被列为红安县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投入资金70万元进行系统建设 ,完成了600亩高产稳产农田基本建设 ,改造旧排灌水渠1800米,新建排灌渠500米,维修150㎡花生专储仓库,维修2000米农田机耕道,整修两座机电泵站。2007年已全面完成扫尾工程。同时2006年已组建专业机械病虫防治队一个。2008年基地确定为我县“两型”试点开发区。核心区目前已经达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目标,确保了重点试验、示范项目的安全实施;二是花生集中产区示范条件有所提高。主要是利用财政部门农业综合开发的土地整理,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平整项目,解决大面积花生连片示范的生产条件,耕地的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为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有效保障。三是在技术服务方面建立了专家大院 。专家大院配备了专门用房和微机、影像机等技术培训设备,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科技培训的形式。

          2、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一是花生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新的突破。红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在中国油料研究所廖伯寿研究员指导下 ,进行了多个组合的花生杂交选育工作,形成了10多个花生新品系 ,其中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系“89-01”2008年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花6号 ;二是旱地地膜花生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该项目获旱地花生平均单产310公斤 ,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2006年获红安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是承担的由廖伯寿研究员主持的“鄂东花生基地条件研究”项目已列入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研究项目;四是科技成果转化加快 。四年来 ,示范推广花生新品种中花8号、远杂9102、鄂花6号等新品种6万亩,示范推广花生配方施肥25万亩,示范推广“花杂”配套栽培面积30万亩 ,旱地地膜花生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30多万亩,花生化调面积20万亩 。

          3、成功组织实施了多个试验示范项目。一是圆满完成亚洲雨养农业湖北红安花生改良示范,该项目是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资助,由国际半干旱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国际农业合作项目 。2005年度通过验收 ,红安示范区受到国际半干旱研究所的高度评价 。2006年5月红安应邀出席在印度召开的项目总结会 ,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二是承担了国家和湖北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由于试验规格高,数据翔实完整,分析科学客观,受到技术部门和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已连续六年被省种子管理站评为先进区试单位,2006年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评为全国区试先进单位;三是圆满完成国际合作项目“优质花生平衡施肥技术”,该项目2008年8月通过专家组验收;四是积极协助中国油料研究所花生青枯病抗性鉴定工作,每年完成100个以上的花生新品种病鉴工作 ;五是成功组织了农业部花生高产创建项目。花生高产创建是农业部油料振兴计划的重要内容,我县为湖北省重点实施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 ,红安花生示范基地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重视 、支持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迈出了坚实的发展步伐,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亦较多。

          1 、运行机制存在欠缺,相互协调不够完善。虽然基地建设过程中 ,始终受到省 、市 、县各级领导重视 ,尤其是县领导重视 ,建立了专班,但实施方案与生产计划属指导性 、非刚性指标,缺乏约束力 ,具体任务组织落实往往工作量较大,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尤其是重点环节的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一定程度上影响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的整体质效。

          2、产业链较短,相互链接不够紧密。一是红安花生市场发育不够,尚处于初级发育阶段 ,花生市场基本是主产区的季节性市场 ,花生基本上是农民分散上市 ,并处于第一交易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花生专业市场。花生信息反馈系统还很不健全,网络发展不尽人意 ,花生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不多 ;二是花生加工龙头企业不昂。我县原有国营老企业近几年已相继停产倒闭,引进企业菲利宾的上好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二期工程上花生酱生产线 ,以及江苏娃哈哈集团计划第五期工程上花生奶项目,均处于建设期,虽有研发花生食品、饮品的技术、资本和品牌,但目前对红安花生产业还不能产生实际拉动作用 ,原料基地本地化建设也未纳入近期规划 ,红安朝启食品有限公司,虽开发了品牌,并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但企业正处在初始扩张期 ,研发能力有限 ,资本不足 ,规划较小 ,不足以形成龙头。红安花生加工还主要限于榨油和剥壳等初级加工 ,花生附加值还较低 ;三是农民大生产意识不强,尚未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花生商品生产观念淡薄。故红安从生产到加工及市场等多要素处在相对松散状态 ,产业化链较短 ,且相互链接不紧密,故不是真正意义的产业化。

          3、花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限,生产技术难题较多。当前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花生品种没有实现专用化,油用、食用没有分开;(2)花生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原因是花生种子用量大 ,繁殖系数低 ,种子经营者利润低,同时国家对花生产业投入少,没有象扶持粮食、大豆等产业一样扶持花生产业;(3)花生连作导致病害越来越严重 ;(4)地膜花生收获后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5)花生产品的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 ,主要是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越来越大;(6)花生播种、收获机械化程度低 。

          二、机遇与挑战

          红安花生示范基地建设和花生产业化发展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首先 ,根据资源优先、效益优先、市场优先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我县花生产业化是必然的优先选择项目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在花生产业化各要素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特别是领导决心定了,农村干部群众的认识高了,这是我县抢占花生产业化先机的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是推进花生产业化的有利时机 。在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后,谁抢占产业先机、市场先机,谁就会拥有同行业胜数的把握。就花生而言,在我国北方已有部分县、市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如河南的汝阳 、山东的莱阳等地 ,而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区域,花生产业化经营正处于平行发育阶段 ,这对我县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把握这个机遇,我县将有望进入花生产业化经营的快车道,否则 ,将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次之是市场机遇很好。花生市场前景广阔,社会需求巨大 。从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看 ,受国内油料供应不足和生产效益的驱使 ,花生的社会需求和生产总量将剧增 。花生营养品质好 ,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淀粉为主的食物量进一步减少,增以蛋白质、油脂含量高的食物,花生必定是入选之列。这有利于确保发展花生生产的安全性和保护农民利益 ,也给我县花生产业化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国内市场;其三,国际环境良好。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农产品之一,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花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较高 ,我国作为花生第一大生产国,花生出口具有较强优势。近几年,花生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畅销产品 ,出口量不断增加 ,出口花生总量为每年5万吨左右,占国际市场总量的25%左右,年花生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 。2007年,我国花生国内平均价格低于美国和国际市场的20%左右 。在加入WTO后,由于我国花生价格优势明显 ,国外花生不会对我国花生生产和市场造成冲击,出口应有一定增长潜力 ,发展花生生产市场风险很小。这种形势有利于我县做大、做强花生产业。四是受中国食用油脂国际市场依赖高的影响,据统计,中国已达50%以上巨大的缺口,造成国内食用油脂价格的高位运行,花生作为我国三大油用作物之一,价格高,原料缺口大。据统计,现行价(原产品)比2005年增加43% ,故生产效益对比粮食要高出很多,对稳定面积,技术应用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五是红安正在实施湖北省优质农产品花生板块项目和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 ,以及不同口的农业项目,对硬化红安花生硬软件十分有利。

          然而,我县面临的挑战又是严峻的 。在花生生产规模上尚难与河南、山东的花生大县、市相比,在本省亦已受到汉江流域的部分县、市的挑战,其中襄阳县已超过我县,大悟县也大有超我之势,尊龙凯时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将受到削弱。在花生市场上,南部及沿海的部分市场已被北方花生占领,其市场有大的扩展势头 。我县花生市场建设比大悟县、钟祥市逊色。尊龙凯时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很不到位。目前花生产业化建设已到了时不待我的重要关头 ,如果尊龙凯时不扬长避短,奋起直追,就势必走在别人的后面。要正视困难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站稳产业脚跟。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任务

          1、发展思路

          2009-2015年红安花生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总的思路为:发挥资源优势 ,夯实产业基础 ;突出科技支撑,提高种植效益 ,立足市场开拓,发展中介组织 ;强化“绿色”工程;建设优质基地 ;联手“龙头”企业,打造名优品牌;加强综合开发 ,促进产业升级。

          2、规划目标

          ①总体目标

          2009年-2015年红安花生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总体目标为:至2015年 ,全县花生总面积40万亩 ,单产300公斤,总产量1.2亿公斤,总产值6亿元以上 。订单农业面积发展到25万亩以上,优良品种应用率98%。花生加工率80%,商品率60%。花生加工企业60个 ,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花生销售收入3.6亿元以上,净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金800万元,创汇50万美元 。

          3 、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

          ①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全县花生产业资源的整合利用。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发挥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培植农业中介组织,联紧龙头企业,发展民间多层次、多途径加工、销售 ,加强产业协调联动,延展产业链条。二是认真执行《湖北省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努力探索创新管理机制,以活机制,促示范基地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进一步健全完善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管理,量化指标,明确责任;三是狠练内功,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从红安基地实际出发,针对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确定努力方向和主攻目标,科学制订研发部署,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力争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新的突破 。

          ②重点项目:一是根据市场需求选用优质专用型高产品种。包括引进示范推广高产油用型专用品种 。引进培育含油量达到55%以上,出仁率达到75%以上,产量比本地主导品种高15%以上,折合单位面积产油量(荚果产量×出仁率×含油量)比原有推广良种增加30%以上,油酸含量达到50%左右(即油酸/亚油酸比值在1.5左右)。实现油用品种专用化,使油脂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使加工效益提高30%以上 ,大幅度增加花生油的供给量,降低花生油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引进推广优质食用加工型专用品种(含出口花生) 。食用型花生加工类型和用途很多 ,随着加工业的发展,花生加工产品将不断增多,优质食用型花生由于要求外形好、整齐度高 、蛋白质含量高,其含油量一般偏低,产量水平多低于油用型花生 ,因此除加工下脚料外,一般不适于榨油 。二是提高花生生产水平。结合本地区的资源条件 ,生态环境和耕作制度,建立高产、优质、无公害 、低成本、高效益的栽培技术。三是加强花生的产业化经营。通过花生协会,统一产品质量和外销价格,制定生产、加工 、运输和贮藏的行业规范 ,大力扶持花生营销和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花生产业发展。四是加强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通过选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 、防治病虫害 、避免生育后期干旱胁迫 、花生收获后及时干燥将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 、在低湿度下贮藏 、减少机械损伤等综合措施来降低毒素污染,同时针对我县加工业发展情况规范加工技术规程 ,减少加工、运输、流通环节中的污染 。五是促进花生深加工业的发展。包括花生加工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和研发,花生油和花生食品的开发 ,增加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运行机制、保障措施

          1 、运作机制。

          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总的运作机制为:专班负责、统筹规划、企业参与、市场化管理、政府支持 、农民受益。

          2 、保障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健全、完善领导专班和技术专班、统筹规划 、实行项目包干负责制,重点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二是认真执行《湖北武汉国家科技园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严格遵照省科技厅 、湖北武汉国家科技园区管理办公室有关指示精神,把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 。继续实行与业务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的联姻 ,聘请廖佰寿等国家和湖北省花生科研 、推广行业资深专家作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从红安实际出发寻求课题,重点是进行新品种引进、选育、筛选 、示范推广工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是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鄂花6号新品种,做好原原种扩繁和建立新品种推广体系 ;继续大面积推广地膜花生种植 ,主攻花生生产效益。

          四是做好科技宣传培训。继续加强花生科技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农业专题会议 ,广泛进行技术宣传普及,使科技宣传覆盖率达100%;请知名专家进行现场技术讲座 ,每年组织3-5场次;建立科技联系户100户,充分发挥技术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花生板块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在我县实施的良好契机,组织农民进行集中专班定期培训、指导 。

          五是抓好核心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强熊家畈花生核心科研基地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硬化科研条件 ,丰富花生专家大院活动内容 ;在七里、华河 、城关 、杏花等地,各建立万亩优质花生商品基地,重点建设专用加工型花生商品基地 ,并尽快与红安龙头企业对接;发展高油花生种植 ,实施花生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 ,提高花生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六是做好整体联动 。继续争取县 、乡镇两级政府重视,进一步完善花生产业配套政策 ;加强与龙头企业和农业中介组织联系,扩大企业、中介组织的产业参与度和与农民联系的紧密度,发展订单生产,走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之路 ;建立快速的市场信息反应机制,努力降低生产风险,加强综合开发利用 ,提高后续效益。

          反馈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