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尊龙凯时


        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要闻

          新闻资讯NEWS

          武汉援疆人才帮扶各族群众 家访手记引全国道德模范助学
          发布时间:2015-08-17 浏览:4685 发布人:管理员字体:

          (摘自长江日报8月17日第四版)

          上周,我市第二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中期轮换,33岁的医生刘兴华选择了留下 。送走朝夕相处一年半的同伴,他在微信里写道:“整理心情 ,重新上路。燃烧自己的理想和激情 。青春无悔!”

          2010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对口援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博乐市,截至目前 ,共有147人赴博工作。近日 ,长江日报记者远赴4000多公里之外的博乐,实地感受援博人员的酸甜苦辣 。

          听到各种民族语言说出的感谢 ,心里舒坦

          博乐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2013年12月落成 ,我市援建500万元。去年2月底,踏着厚厚的积雪,刘兴华和另两名武汉医生周青松、熊瑞华一起来到这里,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博工作。

          刘兴华是市一医院放射科医生,此行最大任务是帮博乐妇幼中心建立起MRI(核磁共振成像术)室。此前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捐赠了一台价值400多万元的MRI设备,但因种种原因未安装到位 。

          刘兴华和厂方工程师同吃同住 ,陪着一起施工,3个月后终于安装到位。去年7月 ,设备通过验收,投入使用。他还与市一医院联系,通过远程会诊,聚后方科室之力解决疑难杂症 ,“每次听到各种民族语言说出的感谢 ,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舒坦。”

          为提高当地医生水平,刘兴华结对帮带维、蒙、汉族医生各一名,目前3人均熟练掌握检查技术。结合当地英才计划,刘兴华帮助其中一位医生莫玉华到市一医院进修半年。

          服务期眼看届满 ,刘兴华却发愁起来。一边是气候、饮食不适应,远离家人的孤独,一边是当地患者需要,他几经思索,下定决心再干一年半。

          电话那头 ,妻子杨倩听完丈夫的话,好久才说 ,“儿子才4岁半,我和他都需要你 。”身高1米85的大块头刘兴华哽咽着说:“老婆,我欠你三年 ,将来还你一辈子。”

          “朋友圈”引来全国道德模范助学

          援疆干部乐朝晖最近期盼着他的微信好友、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答应9月中下旬到博乐助学 。

          乐朝晖是吴家山二中副校长 ,去年9月担任博乐八中副校长。该校学生1602人 ,因来自郊区和附近50公里的牧场,其中503人住校,学校有少数民族学生63人。

          今年6月 ,乐朝晖与100个家庭困难的学生逐一谈话,从中挑选出最贫困的7个学生进行家访。“有一户家庭让我惊呆了,屋子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电灯泡,还舍不得开。”

          这个夜晚,乐朝晖辗转反侧,将看到的情景以“家访手记”为题,发在了微信朋友圈里 。本来只是发发感慨,没想到好友孙东林回复,“我要来博乐看看 。”

          乐朝晖说,孙东林计划带10个人的团队捐资助学 ,送11台手提电脑、3个打印机、300个护眼灯  、50个折叠衣柜,还有现金资助,“估计不会低于15万元。”

          乐朝晖说,其实博乐的很多学校硬件比武汉还好,但当地教师不太会使用。通过培训,博乐八中的老师已可以与“手拉手”的武汉市25中进行视频互动教学。

          援疆干部、博乐市教育局副局长谢申刚说 ,以武汉援疆教师为主的华师一附中博乐分校在全博州是第一块牌 ,不少伊犁、塔城地区的家长也把孩子送来就读 。

          江滩经验助“龙须沟”变景观河

          博尔塔拉河、青得里河 、开屏河3条河流经博乐市区 ,与文化路、北京路、团结路交会形成三河九桥布局,水系环绕 、舒展大气。不久前,博乐市荣膺全疆最美城市称号 。

          40岁的木胡松是哈萨克族人,在博州财政局工作。他经常沿着青得里河散步,“变化太大了 ,以前是‘龙须沟’ ,现在是景观河 。”

          3年前 ,青得里河改造动工,河面从10米拓宽至60多米 ,沿线拆迁 、截污并建设绿化景观。现在,1.5公里示范段基本建成,两边的还建房成了抢手的河景房。指着文化桥边的一栋高楼,木胡松笑着说:“我有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已经装修好了。”

          担任青得里河改造绿化景观工程的负责人正是武汉市园林局援博干部王轶,结合武汉江滩公园建设经验,王轶设计 、监督施工了沿河景观。从选树种到栽种、养护,天天泡在工地上,皮肤被晒得黝黑。“看到一条龙须沟变成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而我有幸参与建设,很满足。”

          ;维吾尔族大叔种“汉研棉”奔小康

          新疆86个县(市)中有63个县(市)常年种棉花,连续14年全国产棉第一。全疆财政收入15%,产棉县财政收入50%来自棉花及相关产业。

          在博乐市达勒特镇达勒特西村,56岁的维吾尔族大叔乌斯满江看着沉甸甸的棉桃,满脸喜悦 。再过一个月 ,辛苦一年的果实就将采摘 。

          乌斯满江说 ,他家种了50亩棉花和64亩葡萄,棉花亩产去年有400公斤 ,相比以前用的棉种,亩产提高了100公斤  。去年 ,他家年收入达20万元。

          乌斯满江用的新陆早54号棉种,是新疆金宏祥尊龙凯时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 。这家企业由武汉高农集团于2011年4月整合当地企业而成,已成为新疆农业龙头企业之一 。

          金宏祥公司总经理崔斌介绍,根据种子销量测算,全疆有400万亩农田种植该公司的种子,市场占有率达12%,平均亩产提高10%左右。

          崔斌说,公司生产的汉博牌优质皮棉畅销国内外,目前正与武汉农科院等机构合作研发高产抗病新品种。公司去年仅棉花加工的产值就超过2亿元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提高生产质量、拓展市场,争取三五年内实现企业上市。

          武汉援疆工作队队长、博乐市委副书记钱乔说,武汉援疆干部人才在医疗、教育、城建、政法、招商等领域做好本职工作,还积极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结亲戚 ,通过走访帮扶 ,切实增进了民族感情,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纽带作用。

          “武汉市的援疆干部人才为新疆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很了不起 。”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施真强说道 。

          反馈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