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湖北日报
;图为:梅书棋检测恩施“硒都黑”优质母本猪肉质。
图为:梅书棋(左三)现场研讨发酵床养猪模式。
科研工作者要懂哲学,具备哲学思维,这是科技创新的灵感源泉;要沉得住气,不浮躁,耐得住寂寞;科研工作要认真细致,科学数据要真实客观,经得起检验。
——梅书棋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北京传来喜讯,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梅书棋荣膺我国“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成为我省科技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3月4日,科技部公布2014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梅书棋和我省其它科研单位17名精英一道榜上有名。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的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梅书棋,44岁的省农科院养猪学科带头人,自“九五”以来,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课题)41项,主持培育出瘦肉猪新品系4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申请受理国家专利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审定新品种1个,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出版编著3部,发表SCI论文10余篇。在我省众多“领军人才”候选人中,凭借扎实的科研实力、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以及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脱颖而出,名至实归。
把握种业制高点
品种,养猪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抓住了“种”,就占领了行业制高点。10余年来,梅书棋带领团队紧紧围绕“种”这个核心,不断开拓创新,培育出系列特色鲜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瘦肉猪新品系。
湖北白猪是我国最早的养猪学科院士熊远著教授率领团队,于1986年培育出的我国第二个高瘦肉率猪母本新品种,随后熊远著又利用“湖北白猪”为母本,杂交出瘦肉型商品猪“杜湖猪”,上世纪80年代成为畅销港澳的名优瘦肉猪。作为华中农大的弟子,梅书棋2004年与这位前辈合作,继续开展这一品种的新品系选育和利用、开发。通过导入通城猪、梅山猪血缘,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现代育种技术,历时10年,最终培育出繁殖性能突出、肉质优良、适应性强的湖北白猪优质新品系。
在湖北白猪优质新品系选育过程中,他率先提出新品系应在五个性状上进行综合选择:达90公斤体重日龄、胴体瘦肉率、饲料转化率、肌内脂肪含量和窝产活仔数。并将分子标记和多基因分子标记合并检测方法与优质母本新品系种猪综合选择指数有机结合,构建了完善的优质猪新型育种技术体系。鉴定专家组认定这一新型育种体系提高了育种准确性和效率,“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以湖北白猪优质系为基础,他带领团队优化筛选出以巴克夏猪、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本,大白猪为中间亲本的2套杂交组合“巴大湖”和“杜大湖”,与“杜长大”等外来品种商品猪相比,生产性能相近,但肉质指标均有突出优势,特色明显。“开拓了我省优质地方猪利用新途径,丰富了我国优质猪品系和生产组合,填补了我省空白”。
从2005年开始,以梅书棋为首的科研团队,以英系大白猪为基础,引进美系血缘,进行系间杂交育种,经过5年5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大白猪高繁母本新品系。他介绍说,该品系具有三大优点:一是繁殖性能高。母猪一窝平均生12至13个猪仔,与一般品种相比,高出平均值0.5至1个。二是适应性强。在武汉地区长期选育出来,抗逆性强,抗病性强,耐粗饲。三是杂交效果好。经过多个世代的选育,基因纯度高,杂种优势明显。育肥猪产量比一般的猪要高出10%到20%,而养殖成本每公斤12.36元,比通常每公斤15元降低了2.64元。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丰泽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2010年引进湖北白猪优质系、高繁大白猪原种母猪600头后,公司2年新增产值3872万元,新增利润594万元,增收节支129万元。而宜昌市夷陵区三元生猪专业合作社则在2010年至2012年3年间,累计引进1400头湖北白猪优质系、高繁大白猪种猪,出栏各类猪51350头,总产值8669万元,新增利润1068万元,增收节支308万元。
宜昌牧康牧业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到1014年连续4年间,该公司母猪窝平均产活仔10.64头,年提供断奶仔猪21.7头,仔猪断奶育成率为94%,保育成活率为96%,商品猪出栏成本从每公斤13.05元降到去年12.36元。
据统计,梅书棋团队选育出的大白猪原种及配套种猪累计推广3.3万多头,产值5400多万元,利润800多万元;湖北白猪优质系原种及配套种猪累计推广1.23万头,产值2300多万元,利润490万元。6年间,优质种猪推广远及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促进了我国生猪育种技术升级和行业科技进步。
经过多年沉淀,梅书棋以第三完成人身份参与形成的成果“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他牵头完成的“优质猪育种技术创新及其新品系选育利用”成果又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恩爱夫妻好搭档
良种、良法是养殖行业的永恒话题,这二个方面像车轮一样缺一不可,共同驱动着养殖业升级换代,发展进步。
梅书棋在养猪学科上良种、良法均有建树,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和帮助。他的成功融入了妻子的智慧和功劳。历时10年研究的成果“优质猪育种技术创新及其新品系选育利用”,在主要完成人一栏中,排位第三的就是李凤娥——他的师妹,也是他的妻子——华中农业大学年轻有为的女教授。
生活中的伴侣、事业上的搭档,他俩是知心朋友和恩爱夫妻,在同一科研领域比翼齐飞。“她做分子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我做新品种应用研究。尊龙凯时的研究方向互相补充。尊龙凯时有共同语言,相互沟通探讨,相得益彰。她做上游研究,我做下游研究,我的下游研究还得以她的上游成果作指导。”他笑着介绍。
毕业于华中农大,2002年获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9年2度到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进修,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开放实验室长期聘请的研究专家,李凤娥成果斐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专利2项。她今年才39岁,在华中农业大学副高、正高一路破格走来,33岁就评上教授,建立起2种高效双基因分子标记合并检测方法,获得17个与猪肉质、繁殖性状显著相关的新SNP分子标记,获得了专利成果。
巾帼不让须眉。梅书棋说,优质猪新品系的成功培育,妻子功不可没,他充满感激和钦佩。
养殖模式开先河
养猪业是我省农业支柱产业。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数量居全国首位。
但规模养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污染。猪粪、污水等废弃物污染水源和鱼塘,臭气污染环境,在农村环境污染中居于首位,引起纷争屡见报道。“业主难,百姓怨,政府急”,成为制约现代养猪业发展的瓶颈。
据测算,一个万头猪场废弃物排放当量相当于10万以上的人口城镇,而这些废弃物同时又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相当于沼气73万立方米,折合原煤880吨;又相当于化肥使用量1000至1500吨。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便成为社会的迫切要求。
从2008年初起,梅书棋率领团队,与湖北大学合作,开始了“大型猪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课题研究,秉承“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未端综合利用”的先进理念,历时5年多,到2013年7月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目以沼气利用技术为纽带,综合集成源头减排、清洁生产、沼液深度处理及利用、沼渣制作有机肥等多项技术,构建出一整套技术体系。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
十堰梦萌实业有限公司是采用“生物发酵垫料养猪模式”的典型。董事长王平从汽配行业转型,投资3500万元建立起现代化养猪场。他从省农科院引进这一模式,进行“两清两减”生态养殖,饲养种猪1000多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公司实现年减少粪污排放2万吨,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王平规划近年在郧县20多个乡镇复制这种模式,创造产值6亿元。
在该公司养殖场,生猪活动在垫料上,猪舍几乎闻不到臭味。垫料由稻麦秸秆、菌糠、木屑、稻壳等组成,每平方米可以消化一头猪的粪尿,堪称“微处理厂”。这种微生物发酵垫料处理粪尿时,会产生热能,温度像电热毯一样暖和,是生产生物有机肥的优质原料。经测算,在这种环境下养出来的猪,各项指标都很好,如臀部肌肉纤维更饱满,肉质口感更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的含量下降,不发生疫病,猪的出栏时间提前,生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商品猪158天达100公斤体重;全群料肉比3.0:1;全群死亡率8.5%,头平兽药及疫苗投入60元。
梅书棋介绍,对这一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稻壳、木屑各占垫料总成分40-60%效果较好,废弃物排放量较传统养猪大幅减少,其中氨态氮及钙、磷含量分别减少49.57%、46.15%、23.78%。他们为此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形成地方标准1项,技术规程1项。
专家们认为,这一模式技术成熟,高效、低成本,适用大型猪场,实现了产业经济、生态、能源、社会效益的统一,填补了省内空白。
天门市湖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年出栏4万头,采用适应江汉平原特点的“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建立起一座2500立方米大型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供气用户数达到1200户;还建立了5122亩的沼液灌溉农田示范区,3220 平方米沼液水培叶菜类无公害水上种植示范园,以及年生产能力1万吨的“健康之村”牌有机肥生产线,有机肥应用面积达到1万亩。
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年出栏4万头,除了建立半地埋式沼气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外,还建立了沼气发电工程,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00千瓦,平均每天发电3至5小时,有效利用电能300-500千瓦时。该公司年生产“禾丰”牌有机肥1万吨,有机质含量56.5%,达到国家标准,推广应用到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等植物种植栽培上,面积达到1.12万亩。
还有“猪-沼-肥-茶(果、渔)”、“猪-肥-菜(林)”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该课题总计集成创新6种模式,在6个示范基地实施,年削减COD3720吨,氨氮254吨,累计实现产值38187.27万元,利润3096.03万元。
尤其应提到的是项目组研究过程中的原始创新,如沼液重金属污染物去除新工艺与设备,高效低成本重金属吸附填料,吸附剂废渣无害化处理技术,秸秆与沼液复混发酵制作有机肥新工艺,沼液水培净化去除氮磷工艺等,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健康养殖新技术切实有效解决了生猪规模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强了我省大型养猪场竞争力。养猪生产的清洁化、生态化,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业内人士纷纷赞叹。
点评
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郭英:
2014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绝大多数分布在高等院校和中央院所,全国省级农科院只有两人获得这一称号,梅书棋位列其中,来之不易。他这个团队13名成员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5人;博士3人,硕士6人;平均年龄37岁,年龄结构与学历层次合理,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正是干事业的最佳时期。梅书棋率领团队搞课题研发,成果推广,进行产学研紧密合作,凝聚力强、战斗力高,承担了数十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成果众多,辐射到湖南、江西、福建、河南等十几个省市。本省一些大型养殖企业都以其培育的品种、技术作为依托,该团队则提供从品种繁育到疾病防治的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是我省养猪业的主要技术力量。
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王良高:
梅书棋个人素质较好,他在继承前辈成果的基础上培育出湖北白猪优质系,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第一完成人。他讲政治,守规矩。32岁时临危受命,服从组织安排,担任养猪团队负责人,这些年来率领养猪科研团队齐心协力作出了突出成绩。他责任心、事业心强,一心扑在工作上面,在压力大、任务重的环境中,变成“工作狂”,年纪轻轻头发都花白了。他工作作风扎实,敢说敢管,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情况,解决生产科研中的问题和困难,竭尽全力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畜牧兽医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陈双保:
近10年来所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梅书棋这个团队获得的;所里二个省级一等奖,其中一个也是他这个团队取得的。如今人们的肉食口味发生转变,从过去吃肥肉,到现在吃瘦肉,还要吃口感好的瘦肉。他这个团队培育出的新品种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顺应了企业和消费者需求,开发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受到省内外很多养殖企业欢迎。他还在培育恩施“硒都黑”优质猪配套系,打造新的品牌。